英语广场(学术研究)
主办单位: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
国际刊号:1009-6167
国内刊号:42-1617/G4
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》来源期刊
       首 页   |   期刊介绍   |   新闻公告   |   征稿要求   |   期刊订阅   |   留言板   |   联系我们   
  本站业务
  在线期刊
      最新录用
      期刊简明目录
      本刊论文精选
      过刊浏览
      论文下载排行
      论文点击排行
      
 

访问统计

访问总数:80100 人次
 
    本刊论文
论文化思想差异与英语教学

 [摘要]作为一项专门研究人类语言的科学,语言学承载了不同性别、不同文化、不同种族人类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的使命。所以,在开展语言科学的教学过程中,必须对该种语言的文化思想背景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。由此推论,在进行英语教学时,教师应当在课堂中有针对性的渗透学科相关文化背景知识,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英、汉之间的文化思想差异,并能够正确的掌握英语知识,全面加强英语应用能力。

  [关键词]文化思想;差异;英语;教学
  [中图分类号] G642
  [文献标识码]A
  doi:10.3969/j.issn.1671-5918.2015.09-082
  [文章编号] 1671-5918(2015)09-0172-02
  [本刊网址] http://www.hbxb.net
  语言属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而文化的记载、保存和传播也离不开语言的媒介作用。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审美情趣、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,而这些传统文化方面的差异则是影响该民族语言发展的重要因素。就英语教学层面来看,在教学中重点考虑对中、英文化背景的对比和分析,并明确文化思想方面的差异性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表现,以及在英语教学中平衡文化思想差异开展科学、合理的英语教学,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。需要明确的是,英语教学是否真正落到实处,受到文化思想差异的影响和牵制。所以,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,应当在课程中设计文化背景教学环节,在带领学生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的过程中,合理引导其对英、汉文化进行对比和分析,这样一来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课程内涵,有效提高英语应用能力,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。总而言之,一个民族的语言形成离不开与文化的相互作用,如果不能充分了解该语言的文化背景,则无法真正掌握和应用该项语言。
  一、文化思想的含义概述
  由于“文化”一词含义较广、使用范围较大,属于高频词汇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于“文化”的解释也各有千秋,因此要统一“文化”的具体含义较为困难。从语言教学的角度来讲,文化的本质含义是该语言国家的历史背景、文化内涵、人情、风土、民族风俗、精神面貌等等。深入了解并有效掌握该国家的文化背景,能够为该语言的学习和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,同时能够更加清晰的理解本国文化特色,并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意识。在此方面,当下英语教学工作者应当在教学中关注英、汉文化差异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体现,突出文化差异对语言理解及语言交际方面所产生的影响。
  二、文化思想与语言教学之间的关联
 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文化内涵的载体,充分反映出了该民族的思想状态与价值取向;另一方面,文化对语言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,使其自身成为语言形成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内容。因此,仅从潜在意义上理解一门语言,学会一门语言的读法和写法,并不能从根本掌握该语言的内涵及应用方法。所以,在学习一项语言时,需要充分结合该语言的文化背景进行。从英语教师的角度来讲,在开展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从语法、语音、词汇等一系列语言客体信息方面人手,更需要全面渗透英语文化背景,阐明英、汉文化差异以及该差异在语言交流和应用方面的影响,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英语文化,并熟练掌握正确的英语应用方法。
  三、文化思想差异在英、汉语言交际方面的具体体现
  (一)了解文化思想的差异对英语教学所产生的影响
 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,传统教学模式、方法逐渐被取缔,对“文化”也有了新的定义和阐释。就英语领域来讲“文化”主要是指该语言民族的价值观念、历史背景、行为规范、风土人情、地理、传统习惯、文学艺术、生活方式等。所以,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该语言国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,能够深化学生对该语言的理解,培养良好的语境和语感,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,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正确应用英语能力,加强其语言交际能力转变传统教学中的“哑巴英语”现象。倘若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文化思想方面的差异性,则将会严重阻碍学生的正确沟通,降低英语课程的实用价值,甚至在实际交流中产生误会。简而言之,当学生在学习英语时,其所具备的汉语文化背景必将与英美文化背景产生冲突,并且直接阻碍实际交流和沟通。由此可见,中外文化思想差异对语言文化的教学和学习造成了一定的障碍。
  (二)英、汉语言文化的差异性
  1.就日常交流中的感谢及答谢方面来讲,中国的含蓄表达与英语国家的坦荡直率形成了鲜明的反差。在反映要求或者喜欢等情绪的时候,英语国家会直截了当的表述,而中国人的礼仪习惯则是先推脱一番,这一方面在接受礼物时有着突出体现,譬如:当中国人收到礼物时,首先会推辞然后再含蓄地表达谢意,但并不会当面拆开礼物。而英语国家的礼仪标准则是当面拆开礼物,并直接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,“I like it vervmuch.”或者是“Thank you for your beautiful present.”、“I likeit.”等等。另外,在英语国家中“Thank you.”是一个高频词汇,即使是家庭成员之间也会经常以此表达谢意,而在我们中国家庭的日常交流中使用“谢谢”则会造成距离感,不符合我国礼仪和语言习惯。
  2.就日常交流中的称呼用语来讲,若是以中文表达习惯出现“I`m sorry to trouble you,Miss Jones.”这种表达道歉的语句是十分合乎情理的。然而,“Miss Jones”是中文中对人物的常用称呼,譬如某某太太或某某小姐,而在英语国家则通常直接称呼对方全名。另外,以中文表达习惯称呼年长的人为Auntie Li,也是符合语言逻辑的,但实质上是只是以中文思维硬套英语的错误表达方式。还有一种情况,在中文称谓表达中,对于亲属的称谓通常带有一定泛化倾向,突出体现在对非亲属对象的表达中,譬如:面对年龄相仿的对象时通常称呼其“哥哥”或“姐姐”,而面对较为辈分略高一级的对象时则通常称呼其“阿姨”或“叔叔”。而针对英语国家来讲,他们并不习惯与将亲属称谓应用于日常对话、交流中。假设在英语国家中将较为年长的人称呼为“Auntie Helen”或者“Uncle Ben”对方会觉得很突兀。对于英语文化及其表达习惯而言,只有对真正有亲属关系的人才会使用如Uncle等称谓,需要注意的是,通常情况下亲属称谓后是不带其姓的,这一点与中文表达习惯也有较大出入。   3.在中国,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,但是英语国家文化中,尤其是美国人,极怕被称老。就比如扶老奶奶过马路,这在中国是极其平常且为人称道的,老人也乐意接受这样的帮助。但是在诸如美国这样的国家,你走上前去,笑容满面的对一老奶奶说May I help you?你可能会被老奶奶讨厌并遭到拒绝。
  4.就日常交流中打招呼的习惯用语来讲,中国人习惯于以:“去哪里啊?”(Where would you go?)、“吃了吗?”(Do youeat dinner?)作为主要用于,如果在英语国家使用这种表达方式,他们认为你侵犯他们的隐私或者是想请他共进晚餐。在此方面,英语国家习惯于用体育、天气、健康状况、交通或者兴趣爱好作为打招呼的话题。
  四、平衡文化思想差异有效展开英语教学的措施
  (一)在英语教学中充分遵循阶段性的原则
  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,需要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,把握文化差异教学在整体课堂中的比例,严格遵循阶段性原则对学生进行分段式文化教学。需要注意的是,此处的分段式教学应当结合学生年龄、年级和实际学习情况与学习能力,有针对性地开展英语文化背景教学活动。通常情况下,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,应当充分结合其心理特点和英语能力水平,以英语语言知识的输入为主要教学形式,辅以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或典故展开教学,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,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,提高英语综合掌握能力。
  (二)在英语教学中充分遵循适度性的原则
  就适度性原则来讲,主要是指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合理调配。从教学内容的适度性来看,教师应当科学处理学生自主学习与课堂讲解之间的比例。而从教学方法的适度性来讲,教师需要掌握好文化知识的选择,不能单一追求教材内容的讲解与知识灌输,同时也不要过于倾向对语言文化背景的教育。在英语课堂中,如何合理安排英语教学内容、应用科学教学方法,取决对学生英语掌握程度以及英语应用能力的了解,根据科学的课程安排循序渐进的实施教学,避免出现贪多求滥及不切实际的想法。
  结束语
  综上所述,针对文化思想差异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,需要在满足英语基础知识教学的前提条件下,进行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,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英语语言文化背景,培养良好的语境、语感以及树立跨文化交际观念,使其能够掌握得体、地道的英语知识,提高英语应用水平,实现英语教学的实际价值。只有如此,才能全面提高我国英语教学质量,使学生能够说出一口地道、准确、流利的英语,实现无障碍的流利沟通,避免发生失礼的行为。
  参考文献:
  [1]张俊芝.浅析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思想[J].考试周刊,2013 (94):100-100.
  [2]张静波.中西文化差异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作品翻译[J].校园英语(中旬),2014(12):238-239.
  [3]薛丰年,崔延琴.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[J].价值工程,2014(13):251-252.
  [4]周妮.浅谈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[J].价值工程,2011(4):284-285.
  [5]贾红安.论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差异及导人方法[J]。价值工程,2012(7):179-179.

特别说明: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,非《英语广场(学术研究)》杂志官网,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。
版权所有 © 2009-2024《英语广场(学术研究)》编辑部  (权威发表网)   苏ICP备20026650号-8